Flowclass

搜索文章

【中文DSE奪星無難度!】5個步驟: PQRST,中文閱讀理解神速答題

目錄

眼見滿佈紅字的中文閱讀,是否經常覺得自己閱讀理解能力不夠?到底如何才可以精準地捕捉到作者的用意和列出他用了什麼寫作手法,今天小編就為你帶來5個步驟(PQRST),只要勤加練習,同學就可以輕鬆KO閱讀卷,不再懼怕。

1. Preview 預覽

得到文章/書藉的大致輪廊

可以在閱讀前多次重覆看看每章的標題小節,一般教科書通常會給你比較完整的大綱和學習範圍的說法,這裡稱為「閱讀輔助」,針對文章,你可以試透過文章的首段和結尾去尋找出段落大意。

亦可以使用「速讀」,即是用眼睛快速掃瞄過書頁,極速找出作者在這本書裡表達了什麼內容,不用太過精細,亦不要過份要求自己一定要明瞭作者思想或者箇中的原理,之後的步驟會幫助你達成這些目標。

2. Question 發問

讀文章前想出自己想得到什麼

在讀書前需要先有「問題意識」,即是問自己想透過讀完這篇文章得到什麼?如果你需要作答考題,可以先閱讀問題,知道自己大致需要什麼內容去解決問題,這能夠幫助你對文章中的內容生成記憶。

當然有些問題也會在閱讀的過程中產生,但答案往往就會在後面的段落出現。所以可以先把閱讀過程中產生問題記下來,繼續一邊閱讀,一邊思考作者是否解決了你的問題。

3. Read 閱讀

一邊閱讀一邊思考

切勿在閱讀時心不在焉,否則就會落得只接收了資訊的下場,無法生成關於篇章內容的記憶,這樣會浪費了閱讀時間。如果要作答考試題目,就可能要多次翻閱篇章,方能順利作答試題。

所以較正確的方式是一邊閱讀一邊思考,除了思考作者有否在往後的篇章解決你的疑問,你亦可以思考更深層的問題,例如為什麼作者要這樣鋪排文章?文中使用了什麼寫作手法?

4. State 重述

試將讀過的字句重新講述一次

這個步驟主張你試把作者的想法內化成自己的觀點,簡單而言,你可以在每讀完一個章節後,把書本蓋上,試用自己的話重新表達一次作者的想法,然後再翻開書籍,查看差別何在。

小錦囊:你可以運用章節的標題或粗體字去作為記憶點,畢竟那些都是作者在篇章中想表達的重點,記得那幾個關鍵字可以方便你組織想說的內容。

最終你可以將一本厚厚的書化成一張屬於自己的記憶網絡,如果你甚至以能重新擬出該書的大綱時,這就表示你成功明白整本書的內容。

5. Test 考測

溫習是重述步驟的縮略版

在首次使用”PQRS”方法時最為重要,自我檢查對所讀內容的掌握情況。例如,查看自己閱讀筆記,重讀書籍摘要、目錄,再次回答一開始提出的問題,看看自己能回答多少題目,營造出一個主動學習的過程。

這個步驟可以不定期進行幾次,閑時進行這步驟可讓你有足滿的時間思考更多,隨著時日推進、你的人生閱曆增多,你對書中所述可能會有不一樣的體會!

如果想要更好的成績,你可以按學習比例來分配時間,假設你閱讀一個章節需要花費一小時的話,會建議將半小時放在預覽(P)與閱讀(R),進行發問(Q)和重述(S)也同樣花半小時,每個步驟佔十五分鐘,熟悉步驟後,你可以用3/2的研習時候來做反省工作,成績會更好喔。

很多人會認為這樣的方式很浪費時而不想做「反省」的部份,但其實若認真地把學習時間分為閱讀和反省兩部份的話,你所學所記得的東西,一定會比你單純只有「閱讀」來的多。

後記:

提出“PQRST”方法的史塔頓博士曾進行實驗,結果證明了這個方法做起來比想像中簡單的多,只要練習超過六次左右,就會發現非常順利簡單。

如果再想在中文四份卷中擁有良好的表現,同學可以考慮用以下的筆記備戰:

延伸閱讀:

【二十五分鐘温習有如一小時效果!】「蕃茄工作法」DSE溫書必學神技

【在家温習難以集中?】7個讀書大忌令你日益落後,您犯了其中幾種?

分享

令您的課程更多學生報讀

打造一個能夠真正吸引學生報名的課程網頁

相關文章